梅雨时节是什么时候 - 关于梅雨的知识

 

        最近连天的下雨,天气也变得有点冷了。初夏的雨天其实挺好的,没有了前几天的燥热烦闷,空气中泌出的点点微冷,被晓风习习吹来,周身便有了零星的凉意。这种微凉让人有种说不出的奇妙的感觉。淅淅沥沥的雨丝,洗涤着周围的一切,走在绵绵的细雨中的那份清爽,总会让人感到无法言传的兴奋。不过雨天也有雨天的不爽,总是在不经意之间,身上就多了一些泥点,不小心踩到一块石块或一个小水坑上,然后就会突然“哗”的一声,浊水四溅,裤腿尽脏。前几天下雨时舍友早上起来说了句“梅雨时节雨纷纷”,于是对这个梅雨时节就有了点疑问。我记忆中的多雨时节好像是在每年七八月份的时候,但是他们说是在四五月份,所以查了一下相关的知识补习一下。。。

 

什么是梅雨


  居住在长江中下游的人们,往往有这样的体验:晴雨多变的春天一过,初夏随着而来,但不久,天空又会云层密布,阴雨连绵,有时还会夹带着一阵阵暴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梅雨"来临了。
  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指宜昌以东的28-34°N 范围内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
  "梅雨"的名称是怎么得来的呢?原来它源于我国的一个气象名词。梅雨,在古代常称为黄梅雨。早在汉代,就有不少关于黄梅雨的谚语;在晋代已有"夏至之雨,名曰黄梅雨"的记载;自唐宋以来,对梅雨更有许多妙趣横生的描述。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过一首咏《梅雨》诗:"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其中的"梅实迎时雨",指梅子熟了以后,迎来的便是"夏至"节气后"三时"的"时雨"。现在气象上的梅雨是泛指初夏向盛夏过渡的一段阴雨天气。
  宋代贺铸曾被称誉为"贺梅子",据说就是因为他在《青玉案》一词中写下了这样的名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宋代陈岩肖在《庚溪诗话》中也有"江南五月梅熟时,霖雨连旬,谓之黄梅雨"的记述。明代徐应秘在《玉芝堂谈荟》中写道:"芒后逢壬立梅,至后逢壬断梅"。历史上所称的"黄梅雨"通常是指"梅"节令内的降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群众习惯上取"芒种"节气为梅节令,此时正值梅熟时节,因此也叫"黄梅"。
  此外,由于这一时段的空气湿度很大,百物极易获潮霉烂,故人们给梅雨起了一个别名,叫做"霉雨"。明代谢在杭的《五杂炬·天部一》记述:"江南每岁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霉腐,俗谓之梅雨,盖当梅子青黄时也。自徐淮而北则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愁霖雨不止,物始霉焉。"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明确指出:"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
  可见,"梅雨"或"霉雨"的称谓由来已久,它开始在我国流传,至少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

 

梅雨与雨带


1.梅雨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节。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时大时小。所以我国南方流行着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
  与同纬度地区的气候迥然不同,梅雨是指一定地区和-定季节内发生的天气气候现象。研究发现,欧亚大陆在20N至40N之间,为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带。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南压东侧下沉气流控制,天气晴朗少云,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在西风带影响下,从大西洋带来暖湿空气,形成较多的降水,使气候变得温和多雨。即表现为副热带夏干冬湿的地中海式气候。
  大陆东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西侧控制,下沉空气原来也较干,但从暖湿海面吸收大量水汽,因而带来丰沛的降水,产生了副热带湿润气候。这里由于海陆对比十分强烈,形成了独特的季风气候,其显著特点是夏雨冬干,雨量集中在夏季,恰与地中海式气候相反。
  如果和同纬度的英国东岸比,也是截然不同。美国东岸中纬地带夏季风来临前后就不会出现长时期的阴雨天气,人们从未有长期天气闷热之感,发霉现象难以出现。可见,在同一纬度上降水季节迥然不同。所以,在世界上,只有我国长江中下游两岸,大致起自宜昌以东、北纬29度至33度的地区,以及日本东南部和朝鲜半岛最南部有黄梅出现。也就是说,梅雨是东亚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在我国则是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

2.雨带
  虽然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但它的出现却不是孤立的,是和大范围雨带南北位移紧紧相连的。
  在110E以东的我国东部地区,在汛期从5月中旬起到6月上旬,主要雨带摆动在南岭山脉和南岭以南地区。在个别年份,虽然在某一段时间内移到南岭以北地区,但是从一个候(五天为一候)或一个旬的多年平均情况来看,它往往是维持在28N,29N以南。这个时期就称为"江南雨季"或"华南前汛期"。
  6月中下旬,主要雨带北移到29N-33N范围内(即西自我国宜昌,东经长江口,然后越海到日本;南起我国两湖盆地北至淮河南岸),稳定少动。这时南岭以南地区已处在雨带之外,阴雨天气结束;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告别了风和日丽的初夏,迎来了阴雨绵绵的季节,大雨、暴雨时而出现,一直维持到7月上旬,这就是长江中下游著名的梅雨季节。
  7月中旬开始,雨带再次北移,到了33N以北地区。先后在黄河、淮河流域以及华北、东北等地停滞、徘徊,造成一次又一次强降雨过程,分别称为"黄淮雨季"、"华北雨季"此时,长江中下游梅雨结束,骄阳高挂,进入了炎热的盛夏季节。这种天气一直要维持到8月下旬,然后雨带才随着冷空气的逐渐活跃而快速南撤,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使雨带一直退到华南沿海地区。雨带的这种规律性变化,说明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并不是孤立的、局部的天气气候现象,而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季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主要雨带向北移动过程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停滞的反映。

 


正常梅雨和异常梅雨


  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它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结果,梅雨结束,盛夏随之到来。这种季节的转变以及雨带随季节的移动,年年大致如此,已形成一定的气候规律性。但是,每年的梅雨并不完全一致,存在很大的年际变化。
  在气象上,把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称为"入梅"(或"立梅")和"出梅"(或"断梅")。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历时20多天。但是,对各具体年份来说,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早晚、梅雨的强弱等,存在着很大差异。因而使得有的年份梅雨明显,有的年份不明显,甚至产生空梅现象。如1954年梅雨季节异常持久,长达两个多月,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涝年;而1958年梅雨期只有两三天,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旱年。
  (1)正常梅雨: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常的梅雨约在6月中旬开始,7月中旬结束,也就是出现在"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内。梅雨期长约20-30天,雨量在200-400毫米之间。"小暑"前后起,主要降雨带就北移到黄(河)、淮(河)流域,进而移到山东和华北一带。长江流域由阴雨绵绵、高温高湿的天气开始转为晴朗炎热的盛夏。据统计,这种正常梅雨,大约占总数的一半左右。
  (2)早梅雨:有的年份,梅雨开始的很早,在5月底6月初就会突然到来。在气象上,通常把"芒种"以前开始的梅雨,统称为"早梅雨"。早梅雨会带来一些反常的现象。例如,由于在梅雨刚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靠近地面的大气层里,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还是很频繁的,因此,阴雨开始之后,气温还比较低,甚至有冷飕飕的感觉,农谚说:"吃了端午棕,还要冻三冻"就是这个意思;同时也没有明显的潮湿现象。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的农民,把这一段温度比较低的黄梅雨称为"冷水黄梅"。以后,随着阴雨维持时间的延长、暖湿空气加强,温度会逐渐上升,湿度不断增大,梅雨固有的特征也就越来越明显了。早梅雨的出现机会,大致上是十年一遇。这种早梅雨往往呈现两种情形。一种是开始早,结束迟,甚至拖到7月下旬才结束,雨期长达四、五十天,个别年份长达二个月。另一种是开始早,结束也早,到6月下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就进入了盛夏,由于盛夏提前到来,常常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程度的伏旱。
  (3)迟梅雨:同早梅雨相反的是姗姗来迟的梅雨,在气象上通常把6月下旬以后开始的梅雨称为迟梅雨。迟梅雨的出现机会比早梅雨多。由于迟梅雨开始时节气已经比较晚,暖湿空气一旦北上,其势力很强,同时,太阳辐射也比较强,空气受热后,容易出现激烈的对流,因而迟梅雨常常多雷雨阵雨天气。人们也把这种黄梅雨称为"阵头黄梅"。迟梅雨的持续时间一般不长,平均只有半个月左右。不过,这种梅雨的降雨量有时却相当集中。
  (4)特长梅雨:1954年我国江淮流域出现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这次大水,就是由持续时间特别长的梅雨造成的。 这一年,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开始之前的5月下半月春雨已经很多,梅雨又来得很早,6月初就开始了。天气一直阴雨连绵,并且不时有大雨、暴雨出现,维持的时间特别长,直到八月初才"出梅"。当阴雨结束转入盛夏天气时、已经临近"立秋"了。这一年整个梅雨期长达两个月,连同五月份的春雨,则达到两个半月以上。进入"小暑"、"大暑"以后,长江中下游本来应该是晴朗炎热的"伏天"了,却一直是阴云密布难见太阳,瓢泼的大雨不时倾泄到地面上来,不少地区洪水滚滚、"寒气"袭人。这一年长江中下游地区5月-7月三个月的雨量,一般都达到800-1000毫米,接近该地区正常年份全年的雨量;部分地区,雨量多达1500-2000毫米,相当于同一地区一年半的雨量,导致洪水泛滥成灾。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局部洪涝经常发生。有的可能是由于台风雨引起的,有的可能是别的天气系统接连带来的几次暴雨造成的,但它们的持续时间不长,洪水退去比较快,影响范围也比较小。象1954年这样,阴雨时间达到二个多月之久,造成长江流域全流域性洪水的现象,是极为罕见的。这种罕见的大水、常常是与异常梅雨联系在一起的。像1998年的大水,也是特别长的梅雨所造成的。
  (5)"短梅"和"空梅":同特别长的梅雨完全相反的是,有些年份梅雨非常不明显,它象来去匆匆的过客,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停留十来天以后,就急急忙忙地向北去了。而且这段时间里雨量也不大,难得有一、二次大雨。这种情况称为'"短梅"。更有甚者,有些年份从初夏开始,长江流域-直没有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多数日子是白天晴朗暖和,早晚非常凉爽,出现了"黄梅时节燥松松"的天气。本来在梅雨时节经常要出现的衣服发霉现象,也几乎没有发生。这段凉爽的天气一过。接着就转入了盛夏。这样的年份称为"空梅"。"短悔"和"空梅"的出现机会,平均为十年中l-2次。"短梅"和"空梅"的年份,常常有伏旱发生,有些年份还可以造成大旱。
  (6)倒黄梅:有些年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梅天似乎已经过去,天气转晴,温度升高,出现盛夏的特征。可是,几天以后,又重新出现闷热潮湿的雷雨、阵雨天气,并且维持相当一段时期。这种情况就好象黄梅天在走回头路,重返长江中下游,所以称为"倒黄梅"。"小暑一声雷,黄梅倒转来"。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的一句天气谚语。它的意思是说,在梅雨过去以后,如果"小暑"出现打雷,则梅雨又会倒转过来。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梅雨结束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通常是越来越稳定的,而雷雨却是天气不稳定的象征。况且时至"小暑",通常冷空气已不再影响长江流域,而雷雨的出现常常和北方小股冷空气南下有关,这种冷空气的南下,有利于雨带在长江中下游重新建立。当然,"倒黄梅"并不一定在小暑日打雷以后出现。一般说来,"倒黄梅"维持的时间不长,短则一周左右,长则十天半月。但是在"倒黄梅"期间,由于多雷雨阵雨,雨量往往相当集中,这是需要注意的。由于"倒黄梅"属于梅雨的一种,它在结束之后,通常都转为晴热的天气。
  从上面所介绍的各种梅雨中,可以看到,通常被人们视为大同小异的黄梅雨,实际上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之间的差别,有时还是相当悬殊的。以"入梅"来说,最早的在5月26日,最迟的在7月9日;"出梅"最早的在6月16日,最迟的在8月2日,相差均可达到一个半月。梅雨最长的年份持续两个多月,可以引起罕见的大水,而短的年份仅仅几天,还有的甚至出现"空梅",带来严重的干旱。可见,梅雨是一种复杂的天气气候现象,它远不是象农历历本上所定的"入梅"、"出梅"那样简单。相对正常梅雨而言,"早梅"、"迟梅"、"特别长的梅雨"、"空梅"以及严重的"倒黄梅",都属于异常梅雨。

 

我国江淮流域梅雨天气过程

  梅雨是如何形成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要弄清楚停滞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雨带是如何造成的。为此,我们要从梅雨期间高、低空的大气环流形势入手,了解梅雨期的天气过程。


(一)、梅雨期的地面形势:

  长江中下游地区处在欧亚大陆东部的中纬度,一方面受到从寒带南下的冷空气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从热带海洋北上的暖湿空气影响。每年从春季开始,暖湿空气势力逐渐加强,从海上进入大陆,先至华南地区,嗣后进一步增强北移,到了初夏常常伸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时还可到达淮河及其以北地区。特别是在二、三千米的低空,常有一支来自海洋的非常潮湿的强偏南气流,风速达到每秒十几米到二十米左右。当它进入我国大陆以后,就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冷暖空气相遇,交界处形成锋面,锋面附近产生降水,梅雨就属于锋面降水的性质。
  如果冷空气势力比较强,云雨区将随着冷空气向南移动;如果暖空气比较强,云雨区则会随着暖空气向北移动。显然,在这两种情况下,它们都不会在一个地区停滞下来。但初夏时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方面暖湿空气已经相当活跃,另一方面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还有一定的力量,特别是在靠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常有一小股、一小股的冷空气南下。这样,冷、暖空气就在这个地区对峙,互相争雄,形成一条稳定的降雨带。这条雨带南北只有二、三百公里,东西长却可达二千公里左右,横贯在长江中下游,向东一直可以伸展到日本。正是这条雨带的影响,所以日本的梅雨也很明显。
  这条雨带在短时间里也往往有比较小的南北摆动。当冷空气加强时,它稍微南移;当暖空气加强时,它又重新北抬。当这条狭窄的雨带在南北方向做小幅度摆动时,雨带附近的地区就会出现时晴时雨的天气。在这条雨带上,还不时有一个个降雨强度比较大的中心出现。在降雨中心经过的地区,常常会出现一次次大雨或暴雨。
  实际上,这条降雨带也就是冷暖空气前锋所形成的交界面–即气象广播中通常说的"锋面"的产物。不过,这种锋面与一般的锋面有许多不同之处。第一,这种锋面特别稳定。它不仅不象"冷锋"、"暖锋"那样有明显的移动,而且与一般的"静止锋"也不同。通常,"静止锋"在一个地区只能停留一、二天,多则三、四天。但是,梅雨锋在长江流域活动的时期,却正是东亚广大地区大气运动发生两次跳跃性变化之间的一段时期,在这段时期内,冷暖空气长时间相遇在长江中下游,并且双方势均力敌,各不相让,处于拉锯状态。致使这条锋面及其降雨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特别稳定,从而给长江中下游带来了持续的阴雨天气;第二,梅雨锋的南北两侧冷暖空气性质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空气的湿度上,即南边来自海洋上的空气湿度较大,与北边的干冷空气迥然不同。而锋面两侧空气在温度方面的差异,要比其他季节的锋面小得多,冷空气过境之后,没有明显的降温;第三,它的降雨区在南北方向上很狭窄,不象冬春季节的锋面那样有十分宽广的雨区。但其降水强度,却要比别的季节强烈得多。由于这些特点是梅雨期间所特有的,因此,气象界把这条锋面称为"梅雨锋"。


二)、梅雨期的高空形势:

  (1) 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冬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它的主体位于热带洋面上,脊线位于北纬15N附近。这个时候,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势力很强,其前锋一直可移到南海海面,因此我国大陆上雨水一般较少。以后,副热带高压的外围逐渐向北扩展。春末夏初,南岭及其以南地区,已不时处在这个高压西北方向的西南气流的影响之下。这支西南气流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这个地区持续地发生冲突,造成明显的降雨,因而进入了"江南雨季"。在这个时期内,有时西南气流增强,它可以伸展到长江流域甚至更北的地区,使江淮流域出现明显降雨,而华南出现较好天气。不过,由于副热带高压的主体这时仍然在热带海洋上,西南气流容易向南减退。有的时候它甚至从陆地退回到南海海面。当西南气流如此向南减退时,南岭以南地区也就由阴雨转睛。因此,江南雨季内南岭以南地区虽然不时出现阴雨天气,但晴雨交替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
到长江中下游梅雨开始的时候,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一次明显的向北跳跃,即从热带海洋上北跳到华南沿海地区,脊线徘徊于北纬20至25度之间。在这次北跳的同时,西太平洋高压还加强西伸,控制了华东南部及华南地区,并从此就在华南沿海稳定下来。华南地区因为处在这个高气压的控制下,转入晴热的盛夏。而副热带高压西北方向的那支暖湿气流则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它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之间,构成了"梅雨锋"。使长江中下游进入了梅雨期。这样在维持二、三十天之后,同高空西风急流的再一次向北移动相联系,副热带高压也第二次向北跳跃。
  这次跳跃之后,它的脊线在北纬27,28度以北的地区停留下来。此时,长江中下游就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之下,梅雨结束,盛夏开始。华北地区则处于这个高压西北方向的暖湿气流控制之下,进入雨季盛期。从此,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上空也处于副热带高压南侧的东南气流控制之下,太平洋上发生的台风在这支东南气流操纵下,向西北方向侵袭这个地区。我国台风频繁活动的季节从此开始。不仅是台风,而且其他的热带天气系统,也开始侵袭华南地区。这样就在华南造成了一年中的第二个汛期。此时,由于台风活动的影响及其他-些原因,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虽然基本保持在北纬27,28度以北,但却常常有一定的变动,不象梅雨期间那么稳定。在东西方向上,副高中心有时可以进入我国大陆,有时又迟到日本周围。在南北方向上,北进时可以到达北纬35度以北,南退时可以退到北纬25,26度。这样,这个高压西北方向的暖湿气流,就不是经常维持在一个地区。但是,当这股暖湿气流在某个地区与温带上空的低压槽相遇时,却会产生强烈的降雨。因此,华北雨季远不象长江中下游的梅雨那样阴雨绵绵和潮湿闷热,
它主要是由一次次间隔比较明显的大雨和暴雨构成的。上面的对比说明了,长江中下游梅雨时期降雨带之所以特别稳定,潮湿闷热、时阴时雨的天气之所以一直维持,是同副热带高压在两次跳跃之间特别稳定分不开的。
  (2) 高空西风急流的影响:
  冬春季节,在东亚地区原来存在两支强劲的西风。一支活动在北纬50度附近,它是温带急流在对流层中部的表现、也称为北支急流,另一支活动在北纬25-30度附近,它是副热带急流在这个高度上的表现,也称为南支急流。这两支急流常在日本上空汇合,进一步加强,所以日本上空常常是急流特别强盛的区域。"入梅"以前,这种情况基本上是稳定的。虽然急流位置有时也南北摆动,但从整个东西范围来看,这种变动很小,而且短时间变动以后,仍然会回复到原来情况。
  在长江中下游"入梅"前后,急流会发生一次激烈的变动。南支急流明显减弱,北移上千公里,移到了北纬35-40度附近;而北支急流则向更北的地方移去。有些年份,北支急流则合并在北纬40度附近的急流之中。这次变动不仅十分激烈,而且变动发生之后,急流就在新的位置上稳定下来。这样就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与梅雨之前的状况显著不同。而且,在这次急流变动的同时,还使得对流层中部其他一些稳定的大型气压系统也随之发生了一次大的调整。这次调整对我国天气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加强和北抬;一是原来经常出现在东亚沿海地区的低压槽消失。本来,我国东部地区处在这个低压槽(称东亚大槽)的后面,长江中下游高空以偏北气流为主。调整以后,新的低压槽建立在大陆上,强度也比原来弱得多。它的偏北气流到达的位置大大向北收缩,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盛行气流有了明显改变。
  东亚上空这次西风急流的变动幅度之大,变动以后之稳定,以及变动过程中同时引起其它大型气压系统变化之激烈,都是从冬季以来从未出现过的。只有这一次,才发生了如此广大和深刻的变化,因此,它是一次带有季节性转折的大变动。这次季节性的变动,带来了我国东部地区天气的转折。由于急流的北移,使得高空西风急流南侧冷暖空气交汇最频繁的地区移到了长江中下游,锋面常常停止在这个地区,江淮流域低气压活动也增多了,大片强烈的降雨常常在长江中下游出现。过去,由于东亚大槽后部偏北气流的影响,雨带即使移到长江流域,也稳定不下来,主要停留在南岭山脉及南岭以南。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对流层中部的盛行气流已经有了明显改变,它为雨带在长江中下游停滞扫除了障碍。由于这些因素,长江中下游的梅雨从此开始。
  这种情况维持一段时间以后,东亚上空的西风急流又一次向北跳跃,北移到北纬40-50度地区。亚洲上空主要的低压槽再一次向内陆移动;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地伸向大陆,再次北跳,以至完全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样,雨带进一步移至我国的黄淮流域以至华北、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从此梅雨结束,盛夏到来。
 

 

异常梅雨的成因


  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它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结果,梅雨结束,盛夏随之到来。这种季节的转变以及雨带随季节的移动,年年大致如此,已形成一定的气候规律性。但是,每年的梅雨并不完全一致,存在很大的年际变化。
  前面我们讲述的是正常年份梅雨形成的原因,下面我们将讨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梅雨状况的异常。
  (1) 造成早梅雨的基本原因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跳提早发生,使得我国东半部主要的降雨带突然从南岭以南移到长江中下游。像1971年的梅雨5月26日就开始了,比正常的梅雨提前半个多月。这一年天气的转折变化是从热带地区先开始的。在5月下旬短短十天内,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上先后发生了三次台风,这些台风发生在副热带高压的南侧,并向西北方向移动。它的这种活动,就好象副热带高压受到一个往北的推动力那样,使这个高压向北拾升上来,在这个变化期间,高空西风急流北移,长江中下游的梅雨也就因而突然开始。需要说明的是,副热带高压的提早北跳,并不都是热台风活动所引起的,其他的原因也可造成它的北跳提前发生。只要出现副高提前移到华南沿海稳定的局面,都会造成"早梅雨"。
  (2) 迟梅雨:有的年份,初夏南支西风急流强而稳定。6月份,在对流层的中部,从我国长江流域到日本南面的西北太平洋上,一直维持着一支强劲的西风,它的存在,抑制了西北太平洋副高的北抬,使得长江中下游的雨带久久不能建立。这样,就造成了梅雨姗姗来迟。如1982年,长江中下游的梅雨直到7月9日才开始,就是属于这种情况。这一年在6月20日以前,西风急流偏南,副热带高压也偏南。到20日前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伸展在我国东南沿海的高压脊曾经一度加强,北抬到华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曾经出现过三、五天的阴雨天气。但是,这个变化还不是季节性的转折。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主体尚未北移,特别是南支西风还停留在北纬30度附近。在西风急流影响下,一股股冷空气南下,副热带高压不久也南退了。直到7月上旬后期,东亚上空的西风急流突然向北撤退,使副高在我国东部沿海及日本上空明显北跳,梅雨才开始到来。
  (3) 特长梅雨:特长梅雨的主要原因是"出梅"特别迟,如1954年梅雨到7月底8月初才结束。是什么原因使得梅雨久久不能结束呢?这一年,整个北半球的大气运动特征有许多异常之处,从亚洲及西北太平洋这个区域来看,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第一,1954年6、7月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比正常年份偏南很多。尤其是7月份,对流层中部东亚沿海地区副高的脊线位置基本上沿着北纬18度,比常年平均偏南约八百公里。整整一个月的平均位置比常年出现如此大的偏差,是非常罕见的。本来"小暑"以后,长江中下游应该在副高控制下,盛行东南季风,天气晴热。但由于这种偏差,这一年7月在对流层下半部,暖湿的西南季风代替了东南季风,它为"梅雨锋"停留在长江流域提供了重要条件;第二,这一年的6、7月间、有一个强大的高气压,长期停留在西伯利亚东部上空。它象一座大山那样,"阻塞"在高空西风带的通道上,使西风急流分成两支。-支从它的北边通过,另一支从它的南边向东传播,而且南边的一支还十分稳定。前面已提到,"出梅"时,急流要移到北纬40至50度之间,而这一年7月的南支急流,却仍然沿江淮流域伸向日本列岛。在这支急流上不断有一个个低压槽自西向东移动,每当一次低压槽通过时,便与副高西北方的西南气流汇合,引起一次大到暴雨。直到8月初,这个"阻塞"高压突然消失,急流才向北移,副高也向北跳,梅雨始告结束。上面这两个特点虽然在1954年最为典型,但它对长梅雨的年份是有代表性的。凡是梅雨在7月下半月结束的年份,大多有这样的特征。这是因为进入"小暑"以后,冷空气通常已侵袭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只有当西伯利亚上空有强大的高压"阻塞"在那里,使得急流分成两支,一支从高压南边通过,位置比正常年份大大偏南时,冷空气才能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同样,到那时,只有西北太平洋副高明显偏南的年份,雨带才能停留在长江流域。一旦这个高压加强,控制了长江中下游,那末,就将是烈日炎炎的盛夏了。
  (4) "短梅"与"空梅":"短梅"与"空梅"通常是副热带高压与北方冷空气两者活动不协调的结果。当冷空气活动频繁的时候,副热带高压位置很南,冷暖空气交汇于南岭山脉一带。而当副高北跳到华南沿海,通常长江中下游梅雨开始的时候,高空西风急流却很快再一次北跳,冷空气活动就突然减弱了。它使得副热带高压不久再一次北跳并控制长江流域。这样,梅雨就很短或者不出现。但是,也有些年份,"空梅"是大气运动状况十分异常的结果。主要是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特别强,它北上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时间比常年提早了很多,而且很稳定,长时间停留在这个地区。这种"空梅"年份,往往会出现严重的干旱。
  (5) "倒黄梅":"倒黄梅"的出现主要是东亚上空大气运动初夏到盛夏的季节转变过程中发生反复所造成的。具体说来,主要是高空西风急流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第二次北跳以后,重新南退一段时间,这好象两军对阵,战线向前推进以后,阵地没有巩固,又不得不暂时后撤。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东部的主要降雨带,重新从黄淮流域移到长江中下游。过一段时间以后,高空西风急流和副热带高压才真正北移稳定下来,雨带从此北上,"倒黄梅"结束。
  (6) 上面从高空西风急流、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等方面,说明了异常梅雨产生的原因。但是必须指出,梅雨异常的出现,并不是长江中下游孤立的天气气候现象,有些严重的年份,还与整个北半球以至全球范围的大气活动异常联系在一起。全球范围内大气运动的异常与海水温度异常变化(如厄尔尼诺、拉尼娜)、全球火山活动、太阳黑子的活动等都有相当大的关系。


与梅雨有关的谚语

  我国长江中下游流传着许多与梅雨有关的民间谚语,我们收集了其中的一部分以飨读者。
  "三九欠东风,黄梅无大雨","三九"是指阳历1月9-17日,"黄梅"是指芒种节气(6月6-20日)。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三九期间如没刮过东风,或东风很少,则芒种节气雨量也将偏少。三九的第一天与芒种节气第一天相隔约150天左右。按150天的韵律,三九期间刮东风,隔150天左右将有一次类似的重复过程。所以三九期间刮东风与芒种节气的降水有对应关系。
  用冬季天气特点来预报梅雨的谚语还有许多。例如"腊月里多雪,水黄梅",就是指腊月雪和梅雨存在着正相关。
  "寒水枯,夏水枯","枯"指雨水偏少。谚语说,如果冬季雨水偏少,则梅雨也偏少。这是因为天气往往有阶段性。天气持续干旱,常常是某一种有利于干旱的天气形势相对稳定所造成的。但由于大气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上述相对稳定状态总是要被破坏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向着反面转化。
  "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桃花水"指清明节气或四月份桃花开放期间的降水。"旱黄梅"指芒种节气梅雨偏少或梅雨开始偏迟。在长江下游地区,如果清明节或四月份桃花开放期间雨水增多,俗称"发尽桃花水",则芒种节气梅雨将偏少,或梅雨开始偏迟。"桃花落在泥浆里,打麦打在蓬尘里;桃花落在蓬尘里,打麦打在泥浆里",与此意思相似。桃花水偏多,常常标志着春季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比常年强盛,暖湿空气活跃,在桃花开放的清明节气里,就常在江南和上海地区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对峙,以致形成桃花水偏多。到了六月份芒种节气时,副高势力又往往更新相对减弱,或北跳慢,致使梅雨偏少或开始较晚,造成两个时段雨量的反相关。
  "春水铺,夏水枯","铺"是指雨水较常年偏多。谚语说明,如果春季雨水偏多,到了夏季、梅雨量少了,易出现干旱。它和"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一样,都是用春季的雨水来预测梅雨的。
  "行得春风,必有夏雨",春风,是指偏东方向的风(东南风居多),夏雨是指梅雨。谚语意思是说,春季偏东风较多的年份,则夏季梅雨一般也较多。
  "小满不满,黄梅不管",它指明小满与芒种节气之间,雨水存在着正相关,即如果小满节气雨水偏少,则意味着芒种节气雨水也将偏少,或黄梅偏迟。这是因为小满节气正值春夏之交,如果这个时期雨水偏少,反映了副高势力较弱,位置偏南,到了芒种节气,副高势力一般也不会很快增强,即使有一定强度,它北缘的西南气流也不会伸向长江下游-带,所以芒种节气长江下游地区雨水也将偏少。长江下游一带也把小满节气里的降水称"旱黄梅",芒种节气的降水称"正黄梅",夏至节气的降水称为"甜黄梅"。因此,芒种雨水偏少或梅雨开始偏晚(到夏至节气才开始),都称为"黄梅不管"。
  以上这些群众看天经验,经当地气象资料验认,准确率均有70%到80%。换句话说,预报十次,将有七、八次正确。这说明,关于梅雨的谚语是可信的。

  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在中国史籍中记载较多。如《初学记》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梅熟而雨曰梅雨”。唐柳宗元《梅雨》:“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等。中国历书上向有霉雨始、终日的记载:开始之日称为“入霉”,结束之日称为“出霉”。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霉,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霉。入霉总在6月6~15日之间,出霉总在7月8~19日之间,中国东部有一个雨期较长、雨量比较集中的明显雨季,由大体上呈东西向的主要雨带南北位移所造成,是东亚大气环流在春夏之交季节转变其间的特有现象。6月中旬以后,雨带维持在江淮流域,就是梅雨。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独幕话剧《梅雨》

  《梅雨》,独幕话剧。作者天旱,作于1931年。这是一部直接反映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贫苦劳动人民生活的剧作。作者主要描写了被开除的的工人潘顺华一家三种人的不同结局。潘失业后在梅雨天做不成小生意,为生活所迫而自杀;他未来的女婿阿毛被开除后,竟用恐怖威胁手段对付资本家,事发后被捕;他的妻子和女儿则在地下党张先生的带领下,依靠集体,团结斗争,取得了胜利。
  剧本情节跌宕起伏,结构严谨,是当时描写工人斗争的剧作中较好的一部。


杜甫的《梅雨》

  梅 雨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此诗描写蜀中四月的情景,壮美与纤丽互见,宏观与微观俱陈。细雨迷蒙,密雾难开,春水盈野,一派浩渺,意境壮阔。
  【犀浦道】属成都府,杜甫宅其地,治所在今郫县犀浦镇。安史之乱,唐玄宗避蜀,因定成都为南京,实未进驻。
  【湛湛】水深而清
  【冥冥】昏暗
  【盘涡】急水旋涡
  诗中的“南京”是指现在的成都,“犀浦道”指唐代的犀浦县,现在四川郫县的犀浦镇就是当年犀浦县治所。
  需要指出的是,成都没有梅雨季节,以下是范成大《吴船录》中的证明:
  古文:
  未至县二十里,有犀浦镇 ,故犀浦县,今废属郫,犹为壮镇。杜子美诗:「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 长江去,冥冥细雨来。」蜀无梅雨,子美熟梅时经行,偶值雨耳。恐后人便指为梅雨,故辩之。
  白话:
  到郫县城区还差20多里的地方,有个犀浦镇,就是原来的犀浦县的治所。最然现在已经废县为镇,归郫县管辖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至今还是一个繁荣,富强。。。在经济,文化,教育,交通,投资。。。等各方面都很不错的大镇。杜甫诗说:「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别人就以为犀浦也有梅雨季节,错,大错特错!四川是没有梅雨的,只不过杜甫出门的时候是梅子熟的季节,又刚好遇到下雨罢了。我怕以后的人以这为依据就说四川,特别是犀浦有梅雨季节,那就好笑了,所以才拿出来专门说了一哈!
  附注:
  《太平寰宇记》:
  “杜甫宅在成都西郭外, 地属犀浦, 接浣花溪, 地名百花潭。”

 

梅雨时节看“三防”

  六月中旬,恰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令人烦忧的梅雨时节也随之而来了。阴沉多雨的天气,不仅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也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隐患。梅雨对健康的影响主要在于高温、高湿,因而调整温湿环境,便成了梅雨天保健的重要措施。□本报记者|周莲莲|文

  家居防潮

  沙发、地毯、被子、枕头乃至毛绒玩具,都有可能受到潮气的侵扰。对于布艺沙发和地毯,一定要定时清除其表面的灰尘,必要时用吹风机轻轻吹一下,有助于驱散潮气,天气放晴时要在太阳下晒晒;铁艺家具最好用清水或较柔和的清洁剂抹擦,如碰上潮湿天气,最好用干燥的抹布进行清洁;实木家具则要涂上专门的清洁剂,轻轻擦拭,还可用吸水性好的纸张或塑料纸贴在家具表面;对于真皮沙发,可以适当放一些干燥剂来保持干燥。

  家电潮湿,会导致细菌滋生和漏电现象。应尽量将大家电摆放在通风的位置,如洗衣机最好移出浴室,放在垫高的位置上,以利于保持干爽;让家电进入待机状态,机器内部的变压器等处于工作状态的零件会散发一定的热量,有助于驱散机体里面的潮气;一些家电如电视机、电脑等,外壳上有许多小孔,可用电吹风对着家电外壳的小孔吹一吹,将电器内部的灰尘和潮气驱散出来;另外,现在市面上的防潮遮罩、干燥剂等防潮用品也是不错的选择,必要时可以选用。

  家具、家饰数量和品种都很多,要每一件都专心防潮有较大难度,关键在于做好家居大环境的防潮保护。当潮湿空气来袭时,千万要记得紧闭家中的窗户。每天早晚这两段时间的空气湿度更高,一定要及时关上门窗,严防水汽渗透至家居的每个角落。可在中午和下午适当多开门窗。吸湿盒、除湿包等用品也是不错的选择,适合放在客厅、房间、洗手间和厨房等日常生活的大空间里。另外,在衣柜、鞋柜里还可放置一些樟脑丸来防虫。

  食物防霉

  梅雨期间湿度很大,必须做好食物防霉的准备。香肠、香肚以及肉类腌制食物,在天气湿热时易长霉菌,产生致癌性的黄曲霉素,可以用棉签蘸上少许菜油,均匀地涂抹在它们表面,然后将其挂在通风较好的地方;干笋、香菇等应放在密封容器内保存,忌太阳曝晒,如已发现有霉花,可刷去霉花并加以烘烤,不要水洗;另外,可在大米中放入少许海带,这样可杀死害虫抑制霉菌,使大米不发生霉变。

  除了保管好食品外,在吃东西的时候也要格外讲究。因为梅雨天气,人的食欲差,抵抗力弱,一旦吃了生冷食物,容易引发身体上的不适。零食开包以后要及时吃完,如一下子吃不完,须将口袋扎紧,放在密封盒内或放进冰箱保存;熟食的放置时间不宜过长,最好随做随吃,如果储存后继续食用,应彻底加热;对一些已霉变的食品,决不能吝惜,一定得及时丢弃。同时应注意饮食结构和卫生,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多饮水,少饮咖啡和酒。

  身体防菌

  梅雨天气对人体健康是不利的。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大量的水汽使体表汗液蒸发困难,妨碍人体的散热过程,使体内积存热量过多,皮肤调节体温功能失常,从而容易使人产生头晕、胃疼、胸痛、抽筋、视力模糊等症状,还会使人心情忧郁,情绪低落、烦躁,易于疲倦,记亿力也会下降。天气闷热潮湿,最适合各类细菌的繁殖,潮湿条件下产生的霉菌及其代谢物经呼吸道吸入,或是摄食被霉菌污染的食物,即可引起呼吸道过敏症状,轻者鼻塞、流涕、打喷嚏,重者呼吸困难,喘息不止,并极易引发食物中毒。

  室内防潮,最方便的办法就是开启空调机的降温、抽湿功能,将室温降至22℃左右,相对湿度降为50%-60%。在室内焚香,也有防病健身的功效,比如焚些芳香类中药制成的香炷,不仅可以驱虫除霉,清洁空气,且能抑制病毒、病菌和各类小虫的繁殖生长,使人免遭病患和虫扰。此外,焚燃的芳香气味能使人的生理与心理受到一定的影响,多数人都会进入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的状态。菊花之香可防治感冒、眩晕;薰衣草的香味可止咳定喘;紫薇与茉莉的香味能抑制白喉杆菌、痢疾杆菌;葵花香味可镇静安神。不过对芳香气味过敏者要慎用,避免接触致敏原。除此之外,还要经常晒被褥,勤洗澡,勤换衣,多进行热水淋浴。

点赞 (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Captcha Code